亚洲象合作的繁荣与衰败
- 发布日期:2021-10-19
- 浏览次数:0
在自然界中,我们常常能观察到合作的现象,动物们合作捕猎、也共同抵御天敌,通过双方的努力得到收益,使自己得以生存和繁殖,生生不息。而在地球上,人类或许是合作“大师”,不仅形式多样,能跟家人、朋友,甚至是陌生人合作,而且人类的合作有时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着。人类社会的合作为何如此特殊呢?动物界中是不是也存在着一样精彩的故事呢?
我们把目光放在了同样是社会性动物的亚洲象(Elephas maximus)身上。亚洲象是体型最大的陆生动物之一,它们的大脑发达,记忆力强,还有共情能力,姐妹之间通常一起生活,象阿姨与象妈妈合作共同照顾宝宝,遇到危险时,象群常常将小象围在中间,共同抵御“敌人”。那么就在这样一个社会性强、懂得合作的动物群体中,如果资源不足了,大象们是不是会抢夺资源而不再合作了呢?研究者利用了一个巧妙的合作装置来考验一群生活在缅甸的亚洲象(图1)。
图1 两头大象在合作装置面前
这个合作装置通过一根绳子绕过一块木板,木板上放置着两个食盘,食盘里有大象爱吃的香蕉,这个装置需要两头大象同时拉动绳子才能吃着食盘里的食物。但是!这个实验里一共有九头大象!九头大象,两盘食物,这群大象要如何才能安稳地进行合作,吃到自己喜爱的香蕉呢?果然,研究者发现,大象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了竞争,为了抢到合作的机会又或者为了抢到食物,大象开始出现了打斗、抢绳子、偷食物的竞争行为。但聪明的是,大象又用一些缓解竞争的策略,以维持合作关系继续拉绳子吃到食物(图2)。它们懂得察言观色,要是前来竞争的是等级比较高的象哥象姐,它们就暂时服软,等待时机拿到合作的机会;但如果是等级低或者跟自己比较熟悉的“象友”,就直接不客气地打回去。更让人震惊的是,有的大象和“象大哥”(等级最高的大象)关系好,当有其他等级较高的大象靠近时,它就跑到“象大哥”的那边,让“象大哥”去应付恼人的竞争者。就在这象群的各种风云际会中,大象们还是维持着很高的合作率,不断地合作拿到食物(图3)。
图2 亚洲象同时拉动合作装置获得食物(李立立摄)
图3 亚洲象在实验第一期(两个食盘)和实验第二期(一个食盘)中合作成功率的变化
后来,研究人员把木板上的两个食盘,换成了放在中间的一个食盘。这一下,故事发生了转折。象群之间发生的打斗和垄断食物的行为越来越多,合作者努力拉绳子,但是合作一方的大象把食物全吃了,大象缓解竞争的策略不再奏效。久而久之,合作者失望透顶,离开了合作装置,拒绝和垄断者合作(图4)。这群大象的合作,就在食物极度有限的情况下,轰然崩塌(图3)。
图4 合作一方离开,不再继续合作(李立立摄)
其他研究者在灵长类动物中也发现了相似的结果,在合作成果被高度垄断的情况下,合作很难继续下去。而人类社会中,3岁的小朋友就知道了如何解决这样的难题:分享!合作者分享双方努力的成果,使合作得以长期进行下去。但是,亚洲象的感官和人类、和非人灵长类不太一样,它们的视力有限,因此,期待未来更进一步的研究能基于亚洲象的感官,去发现更多大象社会中精彩的故事!
相关研究以 “Cooperating elephantsmitigate competition until the stakes get too high”为题发表在PLoS Biol 上。